来源:人气:40更新:2025-08-09 18:23:25
携子观摩上海美影厂最新力作《浪浪山的小妖》,观影前小友发问:这部作品是喜剧还是悲剧?我答:形式上属喜剧,但内核蕴含悲剧色彩。两年前《中国奇谭》系列首部《浪浪山》横空出世时,便以"让打工人集体破防"为核心主题,自此"浪浪山"成为职场文化的二次元隐喻。在这一虚构村落中,最杰出的青年不过是在"浪浪山大厂"里充当零件或抹布的社畜,而曾经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已退居配角地位,取而代之的是那些在职场中卷生卷死、疲于应对甲方需求、苦于讨好上级的小妖角色,它们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当代打工人的精神困境与心理投射。
尽管大电影以“纯正国风,合家欢笑”为主打概念,但我却感知到其本质是一则“反童话”叙事。走进影院,现场俨然是为儿童量身打造的专属场域;观影过程中,孩童对每个笑点都报以热烈的回应。然而,他们仅能理解小猪妖因刷锅而磨秃鬃毛的滑稽桥段,却难以感知程序员老爹抚摸秃头时流露出的叹息。影片在角色塑造与场景细节中,隐约折射出当代打工人对职场困境的共鸣。
故事里,小猪妖为在职场竞争中胜出,不惜用鬃毛反复刷洗油垢,最终导致自身疲惫不堪。而因为破坏了大王爷爷遗留在锅具上的刻字,更遭致失业命运。小蛤蟆在生死攸关时仍执着于拾取象征大厂正式工身份的“员工牌”,那句“生是大厂人,死是大厂魂”的台词,恰似对当代职场文化的精准注解。
上海美影厂曾发起一则“魔幻联动”宣传活动:“浪浪山小猪”携葫芦水壶误入《葫芦娃》经典片场。这家承载着几代人童年记忆的动画制作公司,如今正以“不会缺席每一代人的童年”为宣发口号。当初的孩子曾坚信自己终将成为葫芦娃,执着于选择七兄弟的不同本领,憧憬着完成降妖除魔的英雄之旅。而今的孩童,却盯着小妖们如何在“大王洞”谋求编制、实现职场上的“上岸”。
从这个维度观察,《浪浪山的小妖》比三四十年前的国产动画更具现实主义色彩。即便是浪漫主义象征的孙悟空,在影片中也沦为模糊的剪影,成为抽象的剧情符号。我坚持看完整部影片的演职员表才离场,始料未及的是,那些参与人数远超创作团队的宣发与营销人员,最终在字幕滚动中占据了主导地位。甚至可想象“小妖”们为推动“浪浪山”上市,筹建了无数个充斥着“跟进”“拉通”“对齐”等职场术语的微信群。
电影创作团队本身何尝不是一座“浪浪山”?客观而言,该片已褪去往昔动画片的低龄化特质,不再以阳光粉色为主色调。但不同世代必然面临差异化的精神诉求:80后孩童曾向往大闹天宫的英雄梦,而10后则更熟悉“上岸”“入编”等现实词汇。真正的英雄主义,应是在洞察生活真相后仍保有对生活的热爱,而非虚构出虚假的生存图景。
苏超新星严子航专访:17岁门将霸气回应爆红后心态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中日交流活动举行,日本首相石破茂提出新观点
泰国佛教界爆出性丑闻,多名高僧陷入争议,泰王罕见表态发声
Copyright © 2023 www.jdw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