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档剧集上半场:“现象级”缺失,“探案”成小爆款高地? -

来源:人气:644更新:2025-08-08 12:44:28

随着《凡人修仙传》和《利剑·玫瑰》的播出,《定风波》确定档期并有望接替《朝雪录》,长剧市场迎来新一轮激烈竞争。2025年暑期档已进入下半场阶段。尽管六七月期间《以法之名》《朝雪录》《临江仙》等播放量破万的剧集陆续上线,且司法刑侦剧连续播出打破了古装剧主导市场的单一格局,但整体来看,今年暑期档的热度表现仍显平平。

以当前多平台数据显示的暑期档剧集《以法之名》为例,该片在灯塔平台的正片集均播放量稳定在5000万,云合平台的热播期集均播放量则大致维持在3500万水平。豆瓣平台累计打分人数突破12万大关。相比之下,《临江仙》《书卷一梦》等剧在市场影响力上仍存在一定差距。暑期档历来是缔造年度剧王的重要窗口期,而当前的播放数据确实呈现出下行趋势。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数据表现与上半年长剧市场格局高度契合。根据云合发布的2025H1长剧报告显示,《大奉打更人》《藏海传》《国色芳华》以正片有效播放量位列前三,其中榜首的19.3亿播放量在2024年仅能排至第五位;《漂白》则以热播期集均和集均V30双破5000万的成绩位居第一,在2024年也仅位列第六。整体来看,暑期档市场热度持续走低,已成为2025年影视行业不可忽视的现实问题。

暑期档长剧市场是否已陷入全面颓势?在流量导向的爆款指标下,是否意味着这一档期的剧集毫无亮点?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娱乐独角兽指出,今年暑期档为行业带来了诸多值得探讨的议题:古装剧长期主导的格局正被打破,继流量演员之后,实力派演员的“迷信”也开始消解,同时市场对爆款标准的重构也成为重要趋势。司法刑侦题材凭借现实主义内核脱颖而出,成为暑期档最具影响力的剧种——优酷的《以法之名》以刀刃向内的创作理念引发全民热议,连续占据猫眼、灯塔、云合、德塔文等数据平台月度播放量榜首;腾讯视频的《扫毒风暴》则以8.0分豆瓣高分稳居口碑冠军。值得关注的是,正热播的迪丽热巴新剧《利剑·玫瑰》虽在双平台实现3广招商,但相较于《以法之名》(24家品牌合作)与《扫毒风暴》(17家品牌合作)的强势表现仍稍逊一筹。古装剧的市场地位依然显著,尽管无法与前两年的爆款古装剧比肩,但《临江仙》《书卷一梦》《朝雪录》《锦绣芳华》四部作品仍占据灯塔数据平台暑期档正片集均播放量榜单TOP5,其中《书卷一梦》《锦绣芳华》更以豆瓣7.1和7.0分的成绩成为口碑标杆,后者凭借近20万用户打分刷新暑期档记录。

若论遗憾,近年来古装剧市场中口碑与热度的错位现象似乎在重演。以播放量破万的《临江仙》《朝雪录》为例,尽管市场反响尚可,但豆瓣评分仅略超6分,难以满足观众期待。备受期待的《长安的荔枝》也未能实现口碑与热度的双赢,反映出当前古装剧在商业化运作中的困境。然而,题材上的细分创新仍显亮点,观众对女性视角叙事的接受度显著提升。《锦绣芳华》虽不及前作《国色芳华》(云合播放量均突破4000万,豆瓣7.8分,累计评分人数近40万),但其女性群像塑造与叙事创新仍引发关注。《书卷一梦》凭借“穿书 无限流”的创意设定吸引观众,而《朝雪录》作为黑马之作的成功,更印证了古装探案剧的市场潜力——从《御赐小仵作》到《莲花楼》《唐诡》系列,此类题材已成为爆款与口碑兼具的代表。即将上线的《定风波》是否能助力爱奇艺再创佳绩?结合去年新晋流量明星星越的加盟,市场对其表现普遍持乐观态度。

娱乐独角兽在《2025古装剧“渡劫”》中曾分析,头部仙侠剧的缺席使得2025年古装剧整体表现低迷;市场对古装偶剧的接受度却显著提升。当前来看,这一趋势仍在延续,但内容市场的魅力也体现在其风向转换之快。随着首部凡人流修仙剧《凡人修仙传》和古装悬疑剧《定风波》的推出,古装剧市场或将经历新的转向。值得注意的是,司法刑侦剧与古装探案剧虽属不同题材,却都具备悬疑探案元素,探案剧因此成为暑期档的热门类型。相比之下,其他题材在暑期档的热度表现并不突出。青春题材中,《焕羽》虽然获得7.1分的豆瓣评价,但未能转化为市场热度;正午阳光出品的《樱桃琥珀》则在CP二搭的热潮中遭遇口碑危机;年代剧《淬火年代》同样被同期作品 overshadow。围绕题材洗牌现象,暑期档平台的排播策略也值得关注。重要档期中,平台常采取同题竞争模式,或是通过“同期花”“生”之争提升市场关注度,例如赵露思与虞书欣的95后女演员竞争,亦或是同题材作品的较量。这一策略的核心目的在于拉动整体市场大盘,实现百花齐放的效果,让各类作品都能获得相应的市场回馈。

然而,今年暑期档的电视剧排播呈现出明显的同质化趋势,各平台纷纷选择与上一部热门剧题材相近的作品接连上线,以延续流量热度,而非直接正面竞争。6月初,爱奇艺推出《临江仙》,与腾讯视频的《长安的荔枝》、优酷的《七根心简》展开激烈竞争;7月,优酷《以法之名》与腾讯视频的《桃花映江山》、爱奇艺《书卷一梦》、芒果TV《锦绣芳华》形成交锋格局;刚刚收官的几部作品包括腾讯视频的《扫毒风暴》、优酷《樱桃琥珀》以及爱奇艺《朝雪录》。如今,优酷的《凡人修仙传》、多平台联播的《利剑·玫瑰》和爱奇艺的《定风波》成为新焦点。但市场反响究竟如何,仍存在争议。流量红利能否真正获得,关键仍在于内容质量的硬实力,否则仅有陪衬之效。观众缘作为玄学,始终难以量化。暑期档的热闹不仅限于剧作本身,更延伸至主演、制作团队及平台方的互动。而今年的档期尤为典型,首当其冲的是台前的明星效应。然而,这次并非流量明星主导,而是曾被视为品质代言人的“叔圈”遭遇集体审视。从《长安的荔枝》中雷佳音到《以法之名》的张译,两位演技备受认可的演员在暑期档经历口碑考验。两者的困境各有差异,却都折射出同质化危机。去年春节观众还在称赞“雷佳音的统治区”,为何今年却陷入审美疲劳?究其原因,高曝光度与角色同质化成为主因,尤其是他近年来在大小屏上的频繁现身,凭借《人世间》《第二十条》斩获多项大奖,待播项目也多由名导操刀,但若输出的角色与表演未能持续惊艳,观众的反感情绪便难以抑制。

这种情绪最终在《长安的荔枝》和《酱园弄》双作品的市场反响平平中得到释放。尽管两部作品的失利与编剧改编、剪辑完成度等因素密切相关,但演员往往首当其冲地成为舆论的焦点。张译虽已主动暂停新项目,却仍难逃《以法之名》播出后的争议。从《狂飙》到《以法之名》,他塑造的"憋屈执法者"形象逐渐被贴上唯唯诺诺的标签,这种表演模式也被视作同质化的代表。而他惯常通过小动作、小细节为角色"加戏"的创作方式,更成为网友批判的依据。值得指出的是,这些角色本就存在本质差异,例如《以法之名》中洪亮展现的中年困顿与家庭责任,以及面对权力体系时的生存智慧,但在当下的快节奏传播环境下,这些复杂性都被简化为"怂"与"体制内"的刻板印象。

当然,演员并非全然无辜。对特定题材的过度倾斜、角色塑造的同质化倾向,以及标志性表演的惯性模式,正不断加深这一矛盾。这背后或许涉及资本与平台的运作逻辑,但个人因素同样不可忽视。这场声势浩大的「讨伐」虽存争议,但长远来看或具积极意义:既破除了对「叔圈」的盲目崇拜,也促使中年实力派演员群体减速反思,重新审视自身价值与市场创作方向。例如靳东,他凭借《西北岁月》摘得白玉兰视帝,印证了脱离精英化路线的演员仍能在市场中找到突破。

破万剧与破三万剧作为衡量平台爆款的量化指标,虽各平台「含金量」存在差异,但已形成相对权威的评估体系。暑期档的繁荣之一,便体现在各类剧集持续刷新平台热度纪录的「内卷」现象中。然而,当计算维度涵盖付费用户观看行为、视频互动数据、直播热度及角色受欢迎程度等多重指标时,这种标准化的热度评估体系也引发了关于市场公平性的深度讨论。

当前多维度数据表明,《朝雪录》展现出显著优势:其站内热度持续7日突破10万大关;第三季续播率高达81%,后续集均续播率超越平台破万剧的平均水平;云合数据平台上,市占率更攀升至32.4%。然而从行业标准来看,该剧在打造高传播力场景、艺人孵化及商业变现潜力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究其根本,当前围绕破万剧的广泛讨论,本质是暑期档头部内容表现未达市场预期,同时也映射出观众对现象级爆款的持续渴求。有微博网友指出,《朝雪录》作为古偶题材已属成功案例,但爱奇艺破万剧始终承载着更高的行业标杆意义,市场评判标准更偏向"现象级作品"的定位。当行业洗牌、评价体系与大众讨论最终聚焦于爆款价值的追寻,我们无法忽视爆款本身所蕴含的超越单一作品的深层意义,特别是在当前的影视市场环境中。八月的影视市场,仍期待着现象级爆款的诞生,同时以开放心态拥抱每一部作品。

Copyright © 2023 www.jdw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