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修仙传》:一部大型修仙纪录片 -

来源:人气:19更新:2025-08-08 12:43:23

近期沉寂的剧集市场因男频大剧《凡人修仙传》的播出重新活跃。这部由杨阳执导、杨洋主演的作品改编自起点中文网作家忘语的高人气小说,同时邀请动画导演王裕仁参与制作,成功吸引动画爱好者群体。凭借"大IP 大流量"的组合效应,剧版在优酷平台迅速登顶热度榜首。然而,骨朵观察认为当前高热度更多源自这种模式的惯性,实际剧集内容在十余集播出后呈现出纪录片式的质感。实景拍摄与主演高颜值构成亮点,但角色塑造未能延续原著的精神内核,叙事节奏也显得平缓拖沓。这种"精致但缺乏灵魂"的呈现方式,使得作品处于可看但非必需的尴尬境地。若后续内容无法突破创新,热度衰退将成为必然,进而影响观众对类似模式的信任度。

在观看《凡人修仙传》前几集后,骨朵发现一个有趣的双关现象:韩立的"立"字确如立碑之立,修仙历程中不断遭遇死亡事件;而剧名中的"凡"字却暗含凡尔赛的意味,似乎预示着剧情中存在隐晦的炫耀成分。

在前三集中,来自贫困山村的青年韩立与童年挚友张铁均未通过七玄门选拔,被墨大夫收为弟子。韩立日常以修炼打坐、药浴为生活重心,意外获得神秘小绿瓶后实力突飞猛进,凭借其助力迅速突破至六层,成功反杀意图夺舍的墨大夫,并以绝对优势击败其他门派及外援修士。相较之下,张铁因无灵根资质仅能负责日常照料,最终被师尊改造为神魂消亡的傀儡铁奴。与命运多舛的张铁相比,韩立宛如天选之子般强势崛起,兼具俊朗外表与逆天资质。

当韩立脱离新手村后,在众多正统修仙者面前竟显出身为非作歹的特质:既非世家出身,又是低阶伪灵根修士。然而即便身处底层,他仍不经意间流露出一种难以捉摸的凡尔赛气质,这种反差在修真界中尤为醒目。

这种凡尔赛气质很大程度源于杨洋本身。尽管他在《凡人修仙传》中刻意收敛了往日的张扬,但观众仍难以相信这个面容俊朗的青年曾是底层草根。如果说彭昱畅出演一个憨厚的乡村少年尚可接受,杨洋则更像在进行角色扮演。虽然他的颜值对观众审美具有天然吸引力,原著中韩立的外貌被设定为普通,有书迷认为宋小宝的气质更为贴合,但观众显然更倾向于看到杨洋的演绎。杨洋的表演虽然保留了角色的沉稳特质,却难以传递出韩立作为底层修士的挣扎与不安。韩立这一角色在原著中展现出复杂心理活动,修仙后更偏向情感淡漠的生存状态,相较于《武动乾坤》中林动的草莽热血,韩立显然更适合杨洋的演绎。然而要精准呈现角色在修仙初期的紧张与好奇,以及后续对机缘的敏锐反应,杨洋的表现过于平淡,仿佛早已预知剧情走向,缺乏修仙世界应有的残酷感与成长张力。这种对韩立凡人形象的弱化,无疑消减了《凡人修仙传》故事原有的吸引力。

《凡人修仙传》作为一部古早IP改编作品,其纪录片式叙事的折损本质,反映了传统仙侠小说向现代剧集市场转型时面临的普遍困境。该作品2007年连载时,以韩立这一无背景、无天赋却凭借谋略与勤奋逆袭的主角形象,构建了一个充满现实感的修仙世界。而今这类"凡人"主角虽已不再稀奇,但原著中常见的天选之子设定仍具影响力,即便是《诛仙》中出身山村的张小凡,其综合天赋亦在书中名列前茅。当以韩立这种资质平平的视角切入修仙世界,观众能直观感受到资源匮乏、突破艰难的残酷现实,这种叙事方式与当代观众对戏剧冲突的需求形成微妙错位。

原著771万字的体量中,作者通过精细化白描与深入心理刻画塑造人物,其创作理念"修仙的生活在于平淡中见真实"恰与此相符。然而这种慢热型叙事在影视化过程中面临双重挑战:原著粉群体庞大且挑剔,初期可能因期待值过高而流失;而主流剧集受众则更倾向颜值驱动的娱乐化叙事。剧集试图平衡这两类观众,通过将百章内容浓缩为三集提升节奏,却导致叙事过于平面化,既无法还原原著细节,又缺乏创新性的影视表达,使得未接触过原著的观众难以建立世界观认知。尽管节奏已较原著加快,但主角持续的杀戮与升级仍未能唤起足够的戏剧张力,最终呈现出类似纪录片的平铺直叙效果。

男主沉稳内敛的表演风格固然为角色增添了平和气质,但剧集对原著两大核心爽点的呈现仍显不足:其一,韩立作为修仙界底层修士屡次逆袭反杀的剧情张力;其二,他因灵根资质低下而持续苦修、不断突破自身极限的成长历程。这两者本应形成闭环,前者依赖后者铺垫,后者支撑前者实现。尽管当前剧集爽点阈值持续拔高,但原著中这两个经典元素仍具独特价值。若能以新颖手法重构经典叙事,即便采用传统框架亦可焕发新生,前提是需兼顾情节设计与情感共鸣。

然而本剧明显存在短板:反杀场景过度依赖频繁的暗中突袭与法宝堆砌,主角修炼过程则简化为程式化的打坐场景。那些本应展现突破艰难的技能点分配与修炼细节,在剧情中被轻描淡写地带过,难以引发观众的情感共振。尽管故事场景不断变换,但套路始终停留在换汤不换药的层面,容易导致审美倦怠。更值得商榷的是人物关系的处理:大量登场角色如同匆匆过客,缺乏与主角的深入互动。特别是那些承担任务传递、物资供给的辅助角色,始终未能与主角建立实质联系。

感情线方面,本剧延续了典型的男频叙事模式,女性角色多作为功能性工具人存在。诸如禁地偶遇、墨大夫设局选妃等情节,不仅未能深化情感层次,反而让原本单薄的BG线更加乏味。师徒情谊、兄弟羁绊等元素也流于表面,即便是最核心的兄弟关系,在角色沦为铁奴后仍被轻易接受,转而将其视作随行工具。这种扁平化的人物塑造与情感展现,显然与原著中蕴含的深层人性探讨存在偏差。

这种现象固然源于凡人世界观中修仙者普遍被塑造为情感淡漠的角色,修仙者形象多以功业为重,男主更是被刻板化为全情投入修仙的工具人;然而,升级打怪与扮猪吃老虎的叙事模式已显单一,在男主发展趋于稳定的状态下,缺乏具有记忆点的配角支撑,人物关系也未能构建出足够的层次感。同时,一些陈旧的情节元素未能有效提炼精华,进行符合当下剧集市场定位的创新改编,导致整体作品缺乏吸引力与沉浸感。另一方面,大IP与大明星的组合在长期使用后易引发观众审美疲劳,唯有持续更新、贴合时代脉搏的内容才能保持生命力。曾经被视为反套路的凡人流叙事,如今在二十年后也已演变为新的套路,唯有不断迭代、紧跟观众口味变化的创作才能真正脱颖而出。

Copyright © 2023 www.jdw8.com